近日,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其中新增了8种致癌物。
包括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被列为明确致癌物、三氧化二锑被列为合理怀疑的致癌物。
以及6 种自来水消毒后的卤代乙酸副产物被认为具有致畸、致癌副作用。
特别是幽门螺旋杆菌,在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幽门螺杆菌是引发非贲门性胃癌以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罪魁祸首。
机制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通过在人体中存在的生物途径而导致癌症。
而在动物实验中,幽门螺杆菌可引起腺癌和胃淋巴瘤,与其导致人类癌症类型类似。
统计数据表明,大约89%的非贲门性胃癌以及92%以上的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每年可导致全球78万的新发病例(主要是胃癌),约占全球癌症总新发病例的6.2%。
癌症已经成为全球人口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是一个癌症大国,2020年新发癌症病例约457万,癌症死亡病例300万,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引起人类死亡的第二大杀手。
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 ,与10年前相比,生存率提高约10% ,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
以胃癌为例,2020年,中国胃癌的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球的44%和49%,且约80%的胃癌患者发现时即处于进展期乃至晚期。
如何实现早诊早治成为一大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