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 Medicine》复旦/哈佛研究:8种饮食模式可降低心血管病、糖尿病风险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简称“慢性疾病”或“慢病”,指一类病因复杂、病程长、迁延不愈的疾病,多以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
-
胰腺癌会遗传吗?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胰腺癌?胰腺癌属于消化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致癌因素和遗传以及生活习惯都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在出现疑似胰腺癌的表现症状时要尽早的进行检查,避免拖延治疗。胰腺癌的发
-
3.18全国爱肝日:1分钟带你了解脂肪肝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在本期《1分钟养生课》上,重庆市人民医院肝胆胰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孙丕绛表示,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在众多肝病中
-
科普|乙肝,我国肝癌首要致病原因,生活细节中可能潜藏着“乙肝危机”乙肝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疫苗对乙肝的保护程度可达98%-100%。乙肝疫苗接种,是我国免费接种计划之一。1.中国的肝癌有多严重?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中
-
全国爱肝日|30岁小伙确诊肝癌 医生提醒:肝炎患者勿忽视定期体检2023年3月18日是我国第23届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是“主动检测、扩大治疗、消除乙肝危害”。旨在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进
-
宋明:一年三地四大手术,他成功拯救了“消失一年”的笑容像天空一样高远的是您的志向像大山一样深重的是您的抱负像海水一样宽阔的是您的胸怀当星星隐匿在遥远的天际依稀的灯光依然闪亮在您窗前您的付出,才
-
科普|我国约2/3头颈癌患者初诊即晚期,专家:要早发现早治疗当前,头颈癌是我国最常见的10种恶性肿瘤之一,包含了口腔癌、咽癌、喉癌、鼻癌等一些头颈部肿瘤。头颈癌会造成头面部器官和功能的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统计,我国
-
BMS:大分子双免联合“霸主”,小分子变构调节“玩家”百时美施贵宝(BMS)是一家与众不同的生物制药公司,主要聚焦研发针对癌症和其他严重疾病患者的创新药物,目标是成为“最好的Biotech,最好的Pharma”。BMS是全
-
2023年国际HPV知晓日| 防控HPV,加速消除宫颈癌每年的3月4日是国际HPV知晓日(HPVAwarenessDay),意在提高公众对HPV的防控意识,保护女性健康。为什么要知晓并防控HPV呢?HPV与女性健康有什么关系呢?HPV指
-
好消息!华南首家公立质子肿瘤治疗中心,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2月27日上午,深圳市质子肿瘤治疗中心项目质子回旋加速器吊装仪式隆重举行。吊装仪式现场回旋加速器安装测试完成后,质子治疗系统进入全面安装、调试和验收阶段,进行
-
新旧版伦理审查办法变更一览2023年2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简称"新版伦理审查办法")并配套发布文件解读。经对比2016年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
-
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林建宁:2023复苏可期,医药强国梦召唤效率革新“过去三年,中国医药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放缓但转型升级加快的调整期,朝阳产业经历了三年疫情波动与医药生态变革的洗礼,依然保持了总量增长的韧劲。当下利好医药复苏的
-
中肿原创甲状腺“无痕”手术|百万粉丝网络女主播迈过心里那道四年的坎,全靠……“非常感谢中肿团队的甲状腺‘无痕’手术,它拯救了我的生命,不仅没在我身上留下疤痕,也帮我迈过了心里面那道四年的坎。”坐拥百万粉丝的网络主播李女
-
祝贺!中肿马骏教授荣获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3年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副院长马骏教授因在鼻咽癌诊疗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荣获“何梁何利基
-
威康信托桑格研究所最新研究:血癌操纵免疫细胞以便生存迄今为止关于血癌霍奇金淋巴瘤的最全面的研究提供了关于肿瘤细胞必须做些什么才能生存的有趣见解。WellcomeSange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癌细胞使用信号吸引某些类型的免疫
-
莱斯大学最新研究:科学家重新设计癌症药物,使其更加通用莱斯大学的科学家已经招募了广泛使用的癌症治疗系统来控制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基因表达,这是一项合成生物学的壮举,可能会改变疾病的治疗方式。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师薛雪莉&middo
-
剑桥大学最新研究:“DNA测序方法揭开了基因组黑匣子的“面纱”许多拯救生命的药物直接与DNA相互作用来治疗诸如癌症之类的疾病,但科学家一直在努力探索它们是如何起作用以及为什么起作用的——直到现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
-
爱丁堡大学最新研究:蛋白质见解可能会促进癌症的检测和治疗研究癌症早期发病机制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潜在治疗方法,这也有助于早期发现该疾病。一项研究表明,肿瘤中一种叫做TLR2的关键蛋白的水平可以预测患者在被诊断为癌症后的生
-
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最新研究:调节免疫记忆可能有助于免疫系统对抗疾病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更好地了解人体在各种疾病(包括癌症和炎症疾病)期间的免疫反应。在密苏里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埃玛·泰谢罗(EmmaTei
-
哥本哈根大学-健康与医学学院最新研究:以前未知的细胞机制可以帮助对抗癌症和衰老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变老,许多细胞需要自我补充。它们是通过分裂成新的细胞来实现的:心脏细胞、皮肤细胞等等。但是当细胞继续分裂并产生新的细胞时,它们就会失去母细胞的一些信
-
H.Lee Moffitt癌症中心和研究所最新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激活树突状细胞的新途径,产生强大的抗肿瘤免疫力在《癌症免疫学研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我们的研究人员,由Amera.Beg博士领导,展示了通过CD40和干扰素β(IFNβ)途径刺激树突状细胞如何产生强大的T细胞抗肿瘤活
-
加文医学研究所最新研究:发现导致罕见隐匿性癌症的基因由Omico、Garvan医学研究所和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领导的研究,在第一张肉瘤综合遗传图谱中发现了几种导致肉瘤的基因。这项研究对肉瘤患者及其家人有着广泛的影响,可以尽早发现
-
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最新研究:结构洞察力揭示了SPOP蛋白如何导致癌症SPOP是前列腺癌症中突变最严重的蛋白质,在子宫内膜癌、子宫癌和其他癌症中起作用。尽管如此,SPOP突变是如何导致癌症的还不完全清楚。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的科学家使用冷冻电镜
-
密歇根大学医学院最新研究:研究人员规避了脑肿瘤亚型的抗辐射能力这是个好消息,坏消息。患有脑肿瘤的患者有一种叫做IDH1的突变酶,通常比没有突变的患者寿命更长。但即使这些肿瘤最初攻击性较低,它们总是会复发。一个关键原因:肿瘤对放射治疗有
-
耶鲁大学最新研究:临床试验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显著耶鲁大学癌症中心领导的临床试验的新数据显示,服用西美替尼(一种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方法)的患者的生存率提高,复发风险降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癌症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