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 Medicine》复旦/哈佛研究:8种饮食模式可降低心血管病、糖尿病风险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简称“慢性疾病”或“慢病”,指一类病因复杂、病程长、迁延不愈的疾病,多以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
-
3.18全国爱肝日:1分钟带你了解脂肪肝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在本期《1分钟养生课》上,重庆市人民医院肝胆胰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孙丕绛表示,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在众多肝病中
-
科普|乙肝,我国肝癌首要致病原因,生活细节中可能潜藏着“乙肝危机”乙肝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疫苗对乙肝的保护程度可达98%-100%。乙肝疫苗接种,是我国免费接种计划之一。1.中国的肝癌有多严重?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中
-
全国爱肝日|30岁小伙确诊肝癌 医生提醒:肝炎患者勿忽视定期体检2023年3月18日是我国第23届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是“主动检测、扩大治疗、消除乙肝危害”。旨在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进
-
宋明:一年三地四大手术,他成功拯救了“消失一年”的笑容像天空一样高远的是您的志向像大山一样深重的是您的抱负像海水一样宽阔的是您的胸怀当星星隐匿在遥远的天际依稀的灯光依然闪亮在您窗前您的付出,才
-
科普|我国约2/3头颈癌患者初诊即晚期,专家:要早发现早治疗当前,头颈癌是我国最常见的10种恶性肿瘤之一,包含了口腔癌、咽癌、喉癌、鼻癌等一些头颈部肿瘤。头颈癌会造成头面部器官和功能的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统计,我国
-
BMS:大分子双免联合“霸主”,小分子变构调节“玩家”百时美施贵宝(BMS)是一家与众不同的生物制药公司,主要聚焦研发针对癌症和其他严重疾病患者的创新药物,目标是成为“最好的Biotech,最好的Pharma”。BMS是全
-
2023年国际HPV知晓日| 防控HPV,加速消除宫颈癌每年的3月4日是国际HPV知晓日(HPVAwarenessDay),意在提高公众对HPV的防控意识,保护女性健康。为什么要知晓并防控HPV呢?HPV与女性健康有什么关系呢?HPV指
-
好消息!华南首家公立质子肿瘤治疗中心,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2月27日上午,深圳市质子肿瘤治疗中心项目质子回旋加速器吊装仪式隆重举行。吊装仪式现场回旋加速器安装测试完成后,质子治疗系统进入全面安装、调试和验收阶段,进行
-
新旧版伦理审查办法变更一览2023年2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简称"新版伦理审查办法")并配套发布文件解读。经对比2016年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
-
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林建宁:2023复苏可期,医药强国梦召唤效率革新“过去三年,中国医药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放缓但转型升级加快的调整期,朝阳产业经历了三年疫情波动与医药生态变革的洗礼,依然保持了总量增长的韧劲。当下利好医药复苏的
-
中肿原创甲状腺“无痕”手术|百万粉丝网络女主播迈过心里那道四年的坎,全靠……“非常感谢中肿团队的甲状腺‘无痕’手术,它拯救了我的生命,不仅没在我身上留下疤痕,也帮我迈过了心里面那道四年的坎。”坐拥百万粉丝的网络主播李女
-
祝贺!中肿马骏教授荣获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3年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副院长马骏教授因在鼻咽癌诊疗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荣获“何梁何利基
-
新华社采访丨中肿专家详解癌症早诊误区刚刚过去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怎么正确看待肿瘤标志物?怎样选择癌症早筛方法?如何进行癌症预防?新华社记者采访了相关肿瘤专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两位专家对以上问题进
-
癌症“爆发”之前,身体会提前释放这些危险信号,你知道吗?今天是世界癌症日。不要认为癌症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生活中很多人在查出癌症的时候,已经到了晚期。请不要忽略当癌症来敲门前给你释放的这些信号。全文2630字,阅读约需5
-
世界癌症日|三甲医院医生讲解癌症防治的“七大误区”,不要再犯!_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近年来随着癌症治疗的手段越来越多,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为了让大家对癌症有更多的了解,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肿瘤
-
世界癌症日 | 中肿专家告诉你如何远离《去有风的地方》“陈南星式”悲剧2023年初春乍到,《去有风的地方》就刮起了一股全民“治愈”风。在第一集里面,许红豆(刘亦菲饰)的闺蜜陈南星(吴倩饰)两个人相约作伴去医院体检,但陈南星不幸
-
世界癌症日 | 专家详解:癌症防治关键在“防”,癌症早诊认知误区新华社广州2月4日电(记者马晓澄、徐弘毅)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怎么正确看待肿瘤标志物?怎样选择癌症早筛方法?如何进行癌症预防?记者采访了北京、上海和广东的相关肿瘤
-
徐瑞华:“三驾马车”齐发力 | 真抓实干,推动建设世界顶尖肿瘤中心新春伊始,奋进的号角在南粤大地吹响。1月28日,广东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2023年,广东卫生健康事业迎来
-
最新消息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推动建设世界顶尖肿瘤中心编者按1月28日,广东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聚焦“高质量发展”,2023年广东把对卫生健康
-
【学术前沿】新辅助免疫治疗能显著改善这类结直肠癌患者的长期生存2023年1月12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丁培荣、张晓实、潘志忠教授领衔的多中心团队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官方杂志Journalofthe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
-
最新发现!BMC Medicine唐亚梅教授团队:倒班工作增加痴呆风险编者荐语:痴呆是老龄化社会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如何寻找新颖的观点,利用已有的数据进行探索,相信本文是个范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既往观察性研究发现,倒班工作可
-
“小众癌种”迎治疗新突破!恒瑞、信达、联拓等引领前沿创新 | 免疫时间近日,生物技术公司Zymeworks公布了其靶向HER2的双特异性抗体zanidatamab的一项关键2b期研究的积极顶线结果。该试验评估了zanidatamab作为单一疗法用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H
-
【学术前沿】 BMC Med | 张鹏教授:特瑞普利单抗新辅助治疗II-III期NSCLC再获国际认可!导语:2022年12月30日,由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姜格宁教授、朱余明教授与张鹏教授团队开展的LungMate002研究[1]全文发表于医学权威杂志BMCMedicine期刊(IF=11.15
-
重要临床研究年终盘点|徐瑞华教授:2022十大消化道肿瘤临床研究进展、待解决问题2022年,消化道肿瘤在免疫治疗、精准靶向治疗、ctDNA指导治疗决策等方面取得进展。《NEJM医学前沿》特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徐瑞华教授团队撰文回顾食管癌、胃癌和